车企之殇:开局豪情万丈,结尾惨淡收场

本文来源:智车科技

又一家新能源车企“被破产了”。

曾因“烧光84亿造不出量产车”而登上央视荧屏的拜腾汽车,又一次站在了破产重组的边缘。


(资料图片)

6月14日,拜腾汽车两家关联公司——南京知行新能源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(下称“知行新能源车公司”)和南京知行电动车有限公司(下称“知行电动车公司”)新增被法院立案破产清算事项。尽管两家公司辩称拜腾公司仍有“救活”的希望,但法院认为债权人的权益已多年得不到保障,决定立案。

天眼查显示,今年5月10日,南京知行新能源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新增10条被执行人信息,执行法院均为南京市栖霞区人民法院,执行标的总金额高达1642.9万元。早在2021年,拜腾汽车关联公司就曾被申请破产重整,多次被列为被执行人、失信被执行人。

作为曾与蔚来小鹏等并称新势力造车“四小龙”的拜腾公司,走到今天这个境地,着实令人唏嘘。

01开局豪情万丈 结尾惨淡收场

拜腾造车历程的开篇还是很盛大的。

2016年3月,拜腾汽车的母公司Future Mobility Corporation Ltd. ( FMC ) 成立。核心成员有曾为宝马效力20多年,现担任法拉第ceo的毕福康,联合创始人是中国豪华汽车领域经验最为丰富的高管之一的戴雷。

2019年广州车展首发的M-Byte

造车市场大热,又有技术背书的拜腾自然成为金主爸爸的宠儿,公开资料显示,拜腾汽车共经历了6轮融资,总融资金额高达84亿元。

2017年1月,拜腾汽车正式成立,总部设在德国慕尼黑。

2018年1月,拜腾首款新车概念版(BYTON Concept)亮相美国CES消费电子展。2018年9月,拜腾汽车宣布推出其首款SUV车型——拜腾M-Byte,并开始接受预订。当年10月,李想也才推出他的“理想”,发布首款产品——理想ONE。

新车发布后两年里,拜腾进行了一系列部署——形成以南京为中心,横跨跨三大洲的全球运营体系,与宝能集团成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,在德国普鲁士设立工厂。2020年1月,拜腾汽车还与优步(Uber)合作,推出了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。

此时的拜腾,表面一片欣欣向荣,内里危机频发。

2019年,创始成员毕福康从拜腾汽车出走,转投法拉第未来的怀抱。

2020年6月底,拜腾汽车表示受疫情影响,C轮5亿美元的融资进展并不顺利。一个月后拜腾宣布暂停中国内地业务运营。同年,戴雷离开拜腾,下一年加盟恒大汽车。为扭转局面,2021年拜腾先后和富士康等多方寻求合作,进行重组,但都没能成功。

钱花光了,车却没能实现量产,拜腾公司开始不断在破产的边缘试探。造车行业的第一批选手就这样无奈退出角斗场。

02出局的何止一家

虎头蛇尾的造车新势力不仅拜腾。

云度汽车的诞生比拜腾还早一年,背靠福汽技术和福建莆田国资背景,当年排位仅此于蔚来。早在2018年,云度汽车销量就达到了9300辆,同年,蔚来汽车总销量为11348辆。

遗憾的是,从2019年开始,云度汽车的销量便开始出现下降,2019年销量仅为2566辆。2020年,销量有所提升也是杯水车薪。2021年底,随着市场竞争的越来越激烈,云度汽车资金链断裂最终停产。

直到2022年6月均瑶集团(吉祥航空母公司)入驻之后, 云度汽车才起死回生。今年春季,云度汽车正式推出云度云兔,新车定位为10万元以下A0级纯电SUV新能源汽车。最新数据显示,今年一季度云度的累计销量只有516辆,同比下降35.5%。

目前国家推广新能源下乡,对云度的微型电动车来说或许是一个风口,但和其同价位的哪吒、零度等品牌相比,云度并无优势,未来不明朗。

无独有偶。近日,隐身很久的天际汽车再爆负面新闻。天际汽车新增一则被执行人信息,执行标的5036万余元,执行法院为慈溪市人民法院。

上个月天际汽车(长沙)集团有限公司也新增两则股权冻结信息,冻结股权数额合计约2663.6万元。再往前推,4月初,一张天际汽车停工停产的通知,在网络疯传,毫无疑问,天际汽车的生存已经很难了。

目前,新势力造车赛道到底有多卷?

行业领军企业“蔚小理”表面风光无限,背地里也在把苦水往肚子里咽。

资料显示,蔚来2022年亏损144.37亿元,亏损同比扩大259.4%;理想汽车净亏损20.3亿元,较2021年扩大528%;小鹏2022全年净亏损达到91.4亿元,较2021年亏损扩大88%。可谓“卖一辆亏一辆”。6月9日,蔚来一季报也不太理想。今年第一季度,蔚来总营收为106.765亿元,同比增长7.7%,环比下滑33.5%;净亏损47.395亿元,同比扩大165.9%。

从先一步背包回家的赛麟、天际、自由家,到半只脚踏入末位淘汰赛的威马、爱驰,再到近几个月来频传危机的高合、极氪,经过多轮洗牌,行业的淘汰速度正越来越快。

有业内人士表示,国内的新能源汽车赛道高峰时期有百余家品牌同台竞技,目前已经淘汰了包括拜腾汽车在内的第一批选手,现在行业正在逐步淘汰第二批选手。基于规模经济效应的考量,未来国内大概率只会剩下十多家深耕新能源汽车的品牌。

种种迹象都在表明,未来汽车行业的竞争将会非常惨烈,这是一场生死肉搏战,只能说狭路相逢,勇者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