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市“科技功臣奖”获得者赵东元的“异想天开”与享受科研

中国科学院院士、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赵东元成钊 摄

中新网上海5月26日电 题:上海“科技功臣奖”获得者赵东元的“异想天开”与享受科研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记者 郑莹莹

“科研需要你沉浸,需要你喜欢。喜欢,就能迸发出无穷的力量。”中国科学院院士、复旦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教授赵东元说。

在26日揭晓的2022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中,赵东元获得科技功臣奖。

“我是‘土生土长’的东北人,也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博士。”他在受访中说。

1963年,赵东元出生于沈阳一个工人家庭,从小喜欢刨根问底。高中时代,他理科成绩优秀,对化学情有独钟。大学时代,他考上吉林大学,并在这里完成了本科、硕士、博士连读。

时间拨至1998年,那年,35岁的赵东元结束了在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的博士后工作,从洛杉矶直飞上海。随后,他进入复旦大学,一待便是23年,专注功能介孔材料研究。

介孔材料是一种多孔材料,孔径在2纳米至50纳米。赵东元介绍说,介孔材料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崭新材料体系,在大分子催化、吸附与分离、纳米组装及生物化学等众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。

2001年左右,介孔材料还局限于无机材料。于是,赵东元突发奇想:做了这么多无机介孔材料,能不能创造出一种有机的高分子材料,又软又轻又好用?

为了攻克这个难题,赵东元组建科研团队,苦战5年。回顾整个过程,他感慨,实验之所以能做成,一是因为“异想天开”,二是因为足够幸运。“整个合成过程非常复杂,就像是在一个黑箱子里乱撞。”他如此描述。

他不仅自己喜欢“异想天开”,还鼓励学生“异想天开”。在受访时,他说,“我鼓励学生能够打破常规、有所创新。”

“他真的享受科研的乐趣。”学生如此评价赵东元。

赵东元自称“造孔之人”,“相当于拿个凿子,在看不到的微观世界里造孔。”

十多年来,赵东元团队一共创造19种新型介孔材料,全部是以FDU(复旦大学)命名。这些新型介孔材料已经进行了千吨级生产,为国内外研究单位提供实验试剂,在加氢裂化、蛋白质分离、固定化酶和生物玻璃补骨材料等应用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。(完)

翻译

搜索

复制
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