咸安区建设“清廉村居”有妙招,让“清”风拂面“廉”润入心

荆楚网(湖北日报网)讯(记者黄铮 通讯员李婷婷 陈琳)风清气正,旭日当空。咸安如何建强农村基层战斗堡垒,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?7月26日,记者走访了咸安区向阳湖镇宝塔村、官埠桥镇小泉村以及双溪桥镇三桥村,在炎炎夏日之中感受阵阵清风。

在打造“清廉村居”方面,咸安积极探索科技赋能、制度保障与移风易俗等路径,多举措让清廉之风吹入村湾里。

科技赋能让宝塔村更加公开透明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7月26日,在咸安区向阳湖镇宝塔村村委会,工作人员正通过数字乡村服务平台处理村民通过“微心愿”反馈的问题。

智慧大屏,总揽全局。黄铮 摄

通过这套智能终端,村民们使用小程序就可以看到全村的收支情况、发放补贴情况、企业招工情况以及村里通报的各类信息,也可以将任何问题向村里进行反馈。平台还会定期发布通告,让村民了解村里各类建设项目的进展情况,将宝塔村各项事务真正的放在了“阳光”下。

“去年有一次我们通过平台发布了一则招工信息,当天就有60余人报名。”宝塔村党委书记潘盛军介绍。

“村里的任何事项,我们都会通过实体公告牌、群公告和数字平台小程序进行三重同步公示。现在上网的村民多了,打通线上的信息渠道很重要,要搭好与村民们沟通的桥梁,让村民们真正成为‘共同缔造’的主角。”潘盛军说。

宝塔村十四组、十六组前不久将废弃的茶叶生产车间进行改造,结合共同缔造活动与阵地建设,打造成供村民开展各类活动的“廉音室”,让廉政宣传到边到角。村里投入8万元,两个组里的几个带头人分别承担了1万元,总共投入了14万元。

建成“廉音室”。通讯员 樊海丽 供图

十四组村民龙怡仙在家务农勤勤恳恳,对村里的事情也很上心。在手机上看到修建“廉音室”的计划公示后,她向村里提出了自己的质疑:“为什么要出这笔钱?这笔资金的构成是否合理?”

村干部黄晓龙迅速向龙怡仙阐明了这笔资金的来源与用途,并详细介绍了“廉音室”的功能。了解到“廉音室”可以成为各家各户举办红白喜事、开展屋场会、跳广场舞等活动的“主阵地”,并充分知晓资金的来龙去脉后,龙怡仙对这一决定十分认可。

于是,“廉音室”建起来了,屋场会开起来了,群众们舞起来了。

村民们有了跳舞活动的新场所。通讯员 樊海丽 供图

“大家现在都爱用手机,小程序用起来也比较简单,后续我们会继续对智慧平台进行升级,让村民可以更方便地了解村里发生了什么事,为村集体建言献策。” 潘盛军告诉记者,下一步还会与国有银行合作,升级资金监管数字系统,进一步用科技为“清廉村居”建设赋能。

财务制度让小泉村建设跑出加速度

7月26日,记者来到位于咸宁城郊官埠桥镇小泉村,107国道、京广铁路、武广高速客运专线和桂乡大道穿村而过,“三纵一橫”的区位优势让村组经济和辖区产业迅猛增长。这样的发展势头与“清廉村居”的制度化保障密不可分。

“曾经小泉村八组想修一条长约200米的路,但由于存在资金缺口且财务制度不健全,对投入资金的使用情况始终不放心,因此项目一直搁置。”

官埠桥镇小泉村村委会副主任王怀利告诉记者,该村近年来大力进行财务制度改革,今年全部十一个村组将实现“组账镇管”,在官埠桥镇财政所开设专户,由镇一级进行统一管理,全面负责集体资金账目、资产资源处置、物品采购等管理和监督,督促财务公开。

遵守“小微权力”监督工作清单,把权力放在笼子里。黄铮 摄

更公开透明的财务制度,让村里的建设更安心便捷,村民们迅速享受到了这项改革的成果。

“我们规范了财务制度后,就开始按程序执行,立马就把这条路修通了。那个项目结束后,有的村民专程来到村委会表扬我们干得好。”回忆起当时的情景,王怀利十分感慨。

在小泉村,“清廉村居”打造有了制度支持。超过2万元的项目统一进行公开招投标,5000元以上的支出恪守“两议两公开”原则,并形成一系列报账手续,审批、验收、出库、收货,每个环节层层把关。用规范的财务制度从源头上杜绝利用财务漏洞进行贪腐行为的情况。

“这几年村里的大小建设,从来没有哪个村民来跟我们说‘你们在用钱瞎搞’。比如,我们今年七、八、九、十、十一组全部都会通上天然气,实现100%覆盖。”小泉村党总支书记沈晓平谈起本村未来的发展信心满满。

“好的财务制度,对于我们村干部来讲,也是一种保护,帮我们规避风险,让我们可以放心做事。虽然我们不一定会做惊天动地的大事,但对待每一件小事都要做好。”沈晓平表示,“近期有些村民反馈日常用水的水压出现了一些问题,后续我们都会一一解决。”

移风易俗让三桥村村民得实惠

双溪桥镇三桥村位于咸安、大冶、江夏三镇交界处,辖23个村民小组,拥有人口940户3722人,党员113名。

三桥村如今变了样。黄铮 摄

近年来,针对高价彩礼、厚葬薄养、大操大办、打牌赌博、封建迷信等突出问题,三桥村结合共同缔造,成立村湾移风易俗理事会,积极打造文明家园、安全家园、幸福家园。

为了扭转风气,每个湾子里都开起了屋场会,村里的党员干部直面群众,了解村民们切身的利益诉求。

面对面的交流后,许多三桥村的村民们坦诚地表示,实际上自己的收入并不那么宽裕,也无力承担铺张浪费的花销,只是碍于人情与面子,无奈“打肿脸充胖子”,而且一直苦于没有一个带头人能终结这种习气。

现在,三桥村在村湾里建起了党支部,让各个党员带头行动,发挥模范引领作用,向铺张浪费行为说“不”。

在三桥村党总支的示范引领下,全村14个自然村湾自主成立了村民议事会、红白理事会、妇女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,择优选择了几名群众基础较好的老党员担任移风易俗宣传员,引导村民破除陈规陋习,树立勤俭节约、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。

制定村规民约,向村民公示。黄铮 摄

同时,各个村湾明确将移风易俗、革除陈规陋习纳入村规民约,在公告栏中进行公示。在破除婚丧嫁娶大操大办、铺张浪费、厚葬薄养、人情攀比、天价彩礼、抵制低俗婚闹、治理滥办酒席、破除封建迷信等方面,严格按照村民规约执行。

“移风易俗”看似是一句简单的口号,到底有多少实惠,村民们最清楚:

“以前,酒席上的菜都是18到20碗,90多岁的老人过个白事甚至要停9天,家家户户比着来铺张,谁都不肯相让。现在好多了,酒席桌子上最多12个菜。白事现在最多停3天,仅这一项就节约起码2万元!”

通过不懈努力,三桥村的风气大为改观。不仅涵养了和谐民风,培育了文明乡风,还树立了社会清风,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色增亮。

如今,一幅幅蔚然成风的清廉村居画卷,正展开在咸安这片美丽的田园上。